黄河河道相关论文
本论文是在2009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基于空气、冰与水的物理特性差异检测方法在冰水情信息全天候自动监测领域的......
学位
本论文是在中-俄(NSFC-RFBR)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基于空气、冰与水的物理特性测量冰厚度与力学强度的理论与试验研究(课题......
涨冲落淤具有普遍性。文中首先指出河槽的涨冲落淤规律无法用现有的挟沙力公式解释,因此天然条件下动床的河槽冲淤无法用理论公式分......
种类繁多的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占用黄河河道及防洪工程,给河道和防洪工程带来很大影响,也增加了黄河河道管理单位的管理难度和事业......
河北广宗县地处古黄河河道,“旱、沙、蝗、盐碱”,是当地地理环境的特色,解放50年来仍旧没有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距县城仅7.5公里的东召......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南宋以前主流基本在今黄河河道以北摆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冬,为阻止金兵南进,东京留守杜充决开......
学生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的大屏幕上,伴着雄浑的的乐曲,大屏幕上出示着一个个画面: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河道,勇斗惊涛的黄河船夫,一......
对于黄河建设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防洪水的工程建设,黄河防洪建设的主要工程就是黄河河道的整治工程,对黄河河道进行整治不仅可以限制黄......
黄河兰考段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属典型的游荡性河段。为掌握黄河下游河道工程的出险规律,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一些典......
[摘要]兰州历史地理格局与黄河河道变迁密切相关。本文以西汉、隋唐、北宋、明清为例,分析每个历史时期在黄河河道等地理因素以及其......
靳辅治理黄河事略□辽阳市王萍张秀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但是黄河有时又象桀骜不驯的龙,动辄......
嵇曾筠(1670-1738年),字松友,号礼斋,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大学士、水利专家。为了了解黄河水势,嵇曾筠曾亲自踏勘西起河南荥阳、东......
黄河下游按照微弯型整治方案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河势基本得到了稳定,多年来未发生大的河势变化。但由于近几十年来,一直未来大水,......
1.黄河河道中滩区的作用1.1滩区能够有效减缓下游河床抬升速度 小浪底水库建成后,花园口百年一遇和千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达15700m^......
分析了济南市历城区黄河河道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结合“河长制”的推行与实施建立与地方政府紧密联系的1+1+X的水行政执法模式,......
西汉末年与东汉初年,黄河决泛,纵横乱流,河道大幅度向南摆动,导致黄淮之间大面积地区经常蒙受惨痛灾难。此间,光武帝刘秀曾一度有意治河......
黄河滩区是黄河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滩地既是汛期排洪泄洪和沉沙区域,又是滩区群众赖以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土地。长期以来受黄......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时隔一年,河南沿黄地区生态治理、群众......
黄河下游河道由于不断淤积,加固两岸大堤取土等多种因素,在近堤处形成很多低洼地。有些低洼地经常积水,杂草丛生,无法耕种,形成了近堤低......
我国黄河河道保护的专门立法与一般立法明显不足。现有黄河河道保护立法,在立法宗旨、管理体制、河道整治与建设、具体河道保护制......
黄河下游河道形态多样,河道整治工程繁多、情况复杂,近几年在中常洪水作用下,黄河下游多处河道工程多道坝(垛)岸多次出现险情,甚至有......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如果黄河河道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消除和控制,广大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将会直接受到严重威胁,因......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经历了魏、西晋、东晋以及南北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航运在北方水上交通中占......
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黄河干流河道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及其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的关系,......
为提高封冻期冰下流速测验效率,在黄河头道拐河段,利用ADCP开展了黄河封冻期冰下流速野外监测试验,获取了大量的断面冰下流速有效......
2019年以来,郓城黄河河务局按照《菏泽黄河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清理整治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活动,依法对非法......
位于山西省南部汾黄交汇处的万荣县,近年来随着黄河河道的西移,全县的滩涂面积由原来的10多万亩猛增到30万亩,这些滩涂土壤肥沃,水分充......
濮阳市境内黄河河道长167.5公里,流经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的21个乡(镇),流域面积214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1%。为深入贯彻落......
【正】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干流长5464公里,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东麓的卡日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与治黄经验初探》一文对二、三千年来黄河河道的变迁情况、原因,历代治黄的经验、教训,......
在黄河流路上舍北保南,在流民流向上舍东保西,这是政治中心东移后北宋隐晦的首都战略。这一新的首都战略对京东社会带来了影响深远......
<正> 黄河多沙,下游河道变迁频繁,从周定王五年至解放前2500多年,黄河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就有26次,决口泛滥多发生河南境......
本文以文献记载为依据,从灵州城址迁徒,怀远旧城和高台寺的崩没,以及省嵬城与黄河相对位置的变化等历史事实,论证古今黄河河道在银......
本课题是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项目:“黄河冰情自动监测系统研发与现场试验”、水利部2012年公益性行业科研专......
西汉时期黄河下游水患频繁,灾情严重。内黄三杨庄遗址是一处西汉末期的黄河水灾遗址,也是一处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农田和庭院建筑......
据文献记载,有史以来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黄淮海大平原上留下了其变迁的历史痕迹。1851年至1855年,流经徐州地区......